
在购买房屋时,有几个关键点需要注意:地段、归属于地段及未来发展的配套、户型、产权合法性、有关房屋买卖的相关支出、营销时代带来的一些非折扣优惠及开发商价格策略识别、房源销控等。即使你对这些环节感到陌生,如果认真进行购房功课,也可以熟能生巧。
首先,不要仅仅以地价判断地段,而应结合自己的需求来进行判断。如果是买来自住,那么交通和生活配套的便利程度应该是首要考虑的因素。
其次,不要以城市功能区的发展成熟度来判断配套是否完善。商务区包括金融商务区等只是经济增长点的设置,与买房关系不大。开发商会将这些当做利好因素计入房价,因此远离一些噱头式功能区较为明智。
第三,不要贪图便宜。购房并不是单纯看五证是否齐全,有些五十年产权用地建设的小型多功能公寓,看上去账面上很划算,但需要深入了解开发商的订价机制,才能了解其单价实际上是高于住宅单价的,因为受众面更广。另外,对于部分早期项目,需要注意其营销手法和折扣方式。如果项目归属于较大、有实力的开发商,则可以考虑购入,但对于一些小开发商的项目则需要警惕。这些项目因为资金转入转出而价格较低,不一定是好的选择。
第四,谨慎对待所谓赠送的附加值,如免公摊、免电梯维护费、免物业管理费等。这些都是短期行为的刺激销售的政策,没有太大意义。买屋送修、买房送家具、送电器等也是类似。消费者最好单纯比较房价和相关房型的性价比,避免被营销手法所迷惑。
第五,尽量避免参与卡式销售项目,即等待排队选房。如果每个购房人都能够理性认真地对待买房选房,不急于表达自己的消费意向,开发商涨价的随意性将会下降许多。
最后,对于开发商宣传信息与实际交付时的差异,消费者不能轻信宣传图识和销售人员的口头承诺。要么在合同中明确写明,要么独立思考并不作为考虑内容。
©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