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离婚案件中,房产归属往往是双方财产分割的重点。随着新婚姻法的出台,越来越多的女性要求将其名字加在房产证上,以保证自身权益。然而,房产证上加名是否真的能够确认产权归属呢?
1. 房产证上有你的名字,并不意味着房子就是你的。
一般而言,购房者认为,只要房产证上有自己的名字,就意味着房子是自己的。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根据相关规定,房产所有权的效力主要来自于房产登记。房子作为不动产物权,其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都需要经由法定登记,才能发生法律效力。未经法定登记,不会产生法律效力。
如果房产证和不动产登记簿的记载不一致,且无证据证明不动产登记簿存在误差,那么以不动产登记簿为准。因此,无论你是否在婚前或婚后在房产证上署名,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不动产登记簿上有你的名字。
2. 即使房产证上没有你的名字,你仍然有份。
从法律文件的角度看,房地产管理机构的不动产登记簿是最为重要的,只有上面有名字才有效。另一方面,如果在婚前购买房屋并在房产证上署上两个人的名字,如果闹上法庭,除非能够提供证据证明你是出钱购买的,否则署上名字也没有用。
然而,如果是在婚后购买房屋,即使只写一个人的名字,也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如果是父母全权购买的房屋,除非明确指定是作为礼物赠予其子女,否则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如果不幸离婚,房屋所有权者仍需向对方赔偿出资部分和房屋溢价部分。因此,在婚后争取署名并不值得。
3. 房产证上署名越多,需要缴纳的税款也越多。
最后,要谈谈关于房产证上写多少人名字的问题。实际上,在房产证上写多少人的名字都没有问题,但只要写的人越多,需要缴纳的税款就会越多。如果写上父母的名字,在他们去世后,还需交遗产税。
©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