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城市规划道路建设及其他公共设施建设中,常常需要拆除原有房屋,因此需要提供安置房。另外,现在很多城市也在进行城中村改造,也就产生了城改房。那么商品房、城改房和安置房有什么区别呢?下文将一一解析。
一、如何区分合法城改房?
在辨别城改房是否合法时,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必须具有《城中村改造方案批复》。没有这个批复,就不算是城中村改造项目,不能够实施改造。
2.开发主体必须合法。一般情况下,这些主体都是合法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房地产开发企业,或者是由集体组织指定的合法房地产开发公司。
3.正规城改房与商品房一样,需要五证齐全,即《国有土地使用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和《商品房预售许可证》。购房者也可获得房屋所有权。
二、商品房、城改房和安置房的区别
1.商品房指的是房地产开发企业经批准用于市场销售的房屋。这些房屋经政府相关部门批准,由房地产开发经营公司开发,建成后用于市场销售和租赁,包括住宅、商业用房等。
2.城改房与商品房的本质区别在于土地使用权。城中村改造房一般用于安置村民(居民)住宅建设,所用土地通常是由划拨方式取得。因此开发成本降低,销售价格较低。
城中村土地在除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村民生产、生活使用外,还可用于房地产开发,开发的房屋可进入市场进行销售。城中村改造的房屋在付款土地出让金,具备合法手续能够上市的情况下和普通商品房没有区别。
城中村改造房符合商品房销售条件的五证审批过程中,可以转化为商品房。城中村改造房符合规定的手续,可取得预售证,具有合法上市销售的属性。
城中村项目在转化为商品房时,已经支付土地出让金。转化为商品房后,程序与商品房办理房产证程序相同,不需要再次支付土地出让金。
3.安置房指因城市规划、土地开发等原因进行拆迁,而安置拆迁户使用的房屋。由于安置对象是特定的动迁安置户,该类房屋的买卖除了遵守法律法规规范外,还需要遵守当地政府相关地方政策的限制。
拆迁安置房屋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因重大市政工程动迁居民而建造的配套商品房或配购的中低价商品房。按照有关方面的规定,被安置人获得这种配套商品房的,房屋所有权归个人所有,但在5年内不能上市交易。
另一类是因房地产开发等因素而进行动迁,动迁公司通过其他途径安置或代为安置人购买的中低价位商品房(与市场价比较而言)。
拆迁安置房屋的土地是划拨的。因此与买正常商品房(商品房开发,开发商取得土地是通过出让方式)有所不同。拆迁改造后的性质和拆迁前的房屋性质存在较大差异,不能够简单地进行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