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过去几年里,由于工作、生活和投资等因素,选择异地购房的市民人数呈逐年递增的趋势。然而,由于一般市民在选择异地购房时缺乏对当地楼市价格变动、购房政策、开发商背景和资质、楼盘质量、周边设施和长远规划等重要信息的认知了解,容易导致房屋买卖纠纷。为有效防范和规避签约陷阱,我们发布了一份异地购房消费警示,提醒异地购房者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估计自身购买承受力
在购房前,应充分了解自身经济收入、银行信用状况等信息,并避免因自身经济状况或银行个人信用问题而无法按期办理贷款按揭等手续而违约。
2. 实地考察
在购房前,应进行实地考察,包括当地房价、地段、质量,开发商信息和品牌信誉、规划设计效果图、合同样本等具体内容。同时,还要查看开发商是否已取得《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开发企业资质证书》等证明文件,避免购买到小产权房。
3. 熟悉当地购房法规政策
在购房前,应咨询是否符合购房入户等条件,并了解是否可以异地使用公积金等政策。同时,也要注意各地落实国务院的限购政策有所不同。
4. 理性对待宣传和承诺
在购房前,应理性对待开发商提供的楼盘宣传资料等内容,并采取多种方式保存相关证据。
5. 仔细阅读合同条款
在购房前,应仔细阅读《认(定)购协议》、《商品房买卖合同》等具体条款内容,确定条款表述是否真实准确。
6. 查看合同附件是否齐备
在与开发商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时,一定要仔细查看合同附件是否齐备,如:《房屋平面图及整个楼栋位置图》、《住宅质量保证书》、《住宅使用说明书》等。
7. 保证购房款项划拨安全
在购房时,应避免携带现金,并选择电汇、转账、支票、异地存取款等多种方式进行购房款项划拨,确保安全。
©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