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确定住宅的套内建筑面积和建筑面积时,测量套内使用面积是最直观、最容易实施的方法。因此,购房者可以先测算套内使用面积,然后利用套内建筑面积、建筑面积与使用面积之间的关系,计算出套内建筑面积或建筑面积。
首先需要获得详细的标准层或自家所在楼层的平面图。在平面图中,主要包括各房间的轴线尺寸、外墙的总尺寸以及各房间的使用面积等数据。这些图纸通常由房地产开发商提供。
接下来是实地测量套内使用面积。为了确保测量的准确性,测量位置应位于距地面1到1.2米的高度。使用面积的测算,需要利用房间内部测量所得到的尺寸,通过减去墙体厚度和抹面厚度的尺寸来计算。使用面积是按轴线尺寸除去结构厚度尺寸的房间内部尺寸计算的。一般来说,承重墙体是砖墙时,结构厚度约为24cm,寒冷地区外墙结构厚度为37cm,混凝土墙结构厚度约为20cm或16cm,非承重墙墙厚则约为12cm、10cm或8cm不等。轴线位于墙体中间,中间两侧各为半个墙厚。白灰抹面厚度一般为2到3cm。
测量好套内使用面积后,要计算套内建筑面积还需要测量阳台的建筑面积。阳台建筑面积的测量方法与使用面积的测量方法基本相同,但需要注意区分不同类型的阳台。套内建筑面积的计算公式为: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阳台建筑面积。
如果商品房买卖合同以套内建筑面积或建筑面积为计算价格,实际交付面积与合同约定面积不符,合同有具体约定则按照约定处理。如果合同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则按如下原则处理:当面积误差比值在3%以内(含3%)时,按照合同约定的价格实际结算,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的不予支持。当面积误差比值超出3%时,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返还已付购房款及利息的应予支持。如果买受人同意继续履行合同,房屋实际面积大于合同约定面积的,面积误差比在3%以内(含3%)部分的房价款由买受人按照约定的价格补足,面积误差比超过3%部分的房价款由出卖人承担,所有权归买受人;房屋实际面积小于合同约定面积的,面积误差比在3%以内(含3%)部分的房价款及利息由出卖人返还买受人,面积误差比超过3%部分的房价款由出卖人双倍返还买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