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小产权房有哪些风险?

购买小产权房有哪些风险?

小产权房是一个约定俗成的称谓,而不是法律概念。这类房屋没有国家发放的土地使用证和预售许可证,购房合同也无法被国土房管局备案。实际上,小产权房所谓的产权证并不具备真正合法有效的产权证明。

相对应的,大产权房指购房者拥有了《房屋所有权证》和《土地使用权证》,可以合法地进行二手房交易,买到的房屋是建在合法的建筑用地上的。与此相比,大产权房拥有完整的权能,即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四项权利。

小产权房由于无法获得正式的房产证,因此并不构成真正意义上的产权。这意味着小产权房只具有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就一般认定而言,小产权房的买卖合同效力应被视为无效原则。但不同情况下,还需进一步区分。

在严格意义上,小产权房的二手房包括已购公房、乡产权房和使用权房。这些房屋的性质不同,在房产转让时也会有所区别。

对于已购公房,购房人只需缴纳相当于购房款的1%作为土地出让金,即可等同于商品房上市出售。

对于乡产权房,由于其归农村集体所有,产权关系难以改变,过渡到完全产权更是困难,否则将动摇国家的土地制度。

对于使用权房,则有一线希望,因为政府一直在推行改革试点,希望能够将这类房屋上市出售。

购买小产权房存在哪些风险呢?

首先,使用权房、乡产房和小产权房均无产权保障,不具有房屋所有、转让、处分、收益等权利,也无法办理房屋产权过户手续。

其次,由于国家规定农民集体土地的使用权不得出让和出售,因此小产权房中的乡产房、村产房等也没有国家的产权证书,只有乡政府或村委会提供的产权证。这些房屋无法像大产权房一样抵押、流转,如果遇到国家征地或拆迁等情况,购房人的利益将难以保障。双方签署的购房合同也并非法律支持的正式购房合同,如果房产出现纠纷,就缺乏法律支持。

此外,购买乡产权房等小产权房无法办理贷款,只能一次性或分期付款,这也会无形中加大购房人的资金压力,增加购房风险。

©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0)
上一篇 2023年7月2日
下一篇 2023年7月2日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