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产权房是指没有得到国家发放的土地使用证和预售许可证,购房合同在国土房管局不会给予相关备案的住宅。这种房屋不具备法律概念,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约定俗成的称谓。小产权房的出现与城市房价蹿升密不可分,其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亦是从房价上涨迈入快速之年的2007年开始的。按照国家的相关要求,小产权房不得确权发证,不受法律保护。
与商品房相比,小产权房没有得到国家承认批准发放预售许可证和土地使用证,使用年限也未经过国家规定。因此,小产权房的拆迁补偿、产权证等问题都存在较大的风险。不过,小产权房的售价相对较低,成为低收入人群购房的主要选择。此外,基层的乡政府、村政府以及合作开发商也能从中获得超额利益。
小产权房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购买小产权房无法办理房产证,缺少五证(国有土地使用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及商品房销预售许可证),存在着被拆迁和质量难保证的隐患。此外,由于没有配套设施以及产权的缺失,在后续遗产继承等问题上也会存在一定麻烦。购买小产权房也不能进行抵押或者上市转卖。因此,在购买之前,消费者必须谨慎考虑各种可能的风险。
©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