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购买房屋时,选择楼层是一件让人很关注的事情。很多人会避免购买14层、18层的房子,同时也会因为七上八下的迷信而跳过8层而选择7层。但其实楼层只是一个数字,我们真正需要考虑的是以下几个问题:
1. 设备层及其下一层
设备层是指建筑物的一个空间层,用于安装暖通、空调、给水排水和电气的设备和管道,施工人员需要进入这个空间操作。通常设备层设置在地下室,也可以设置在屋顶。不过,设备噪音和机械振动等会对居住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在购房时,一定要问清楚设备层在哪一层。
2. 避难层的下一层
避难层是高层建筑中用于消防避难的楼层。一般在建筑高度超过100米时,会专门设置避难层供人们疏散避难。如果房子买在避难层下一层,楼上就没有住户,不必担心楼上住户的噪音干扰。此外,你也不必担心楼上卫生间的漏水会影响到你。但是,如果开发商在避难层作其他用途,或者将避难层兼设为设备层,就需要注意这是否会对楼下的住户造成影响。在购房时,一定要问清开发商关于避难层的用途及设置,防止开发商将避难层挪作他用。
3. 架空层的上一层
在南方一些地区,底层会比较潮湿,因此,底层就被架空,从二层开始住人。架空层有很多好处,比如避免了底层住宅与地面的直接接触,有利于通风换气,并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甚至还设置了一些简单的健身设备。不过,如果架空层内的人群比较多,噪音较大,或者小区的业主素质较低,在架空层内乱扔垃圾,物业服务也不好,夏季时垃圾就会产生恶臭,影响居住环境。在选择架空层的上一层时,要谨慎考虑,如果决定购买,一定要注意小区物业服务好坏,以及小区业主的人群素质高低。
4. 底层
底层的优点是离地面较近,出行方便。但是,底层也存在很多缺点,比如容易被盗、采光通风不足、私密性差、潮湿、噪音较大等问题。在选择底层住宅时,还需要考虑是否有地下车库以避免潮湿、物业服务是否好,是否能保障住户的财产安全,楼间距是否够大,以保障采光通风和私密性。通常来说,底层很难避开问题,因此选择底层时,要更加谨慎。
5. 顶层
顶层住户相对比较自由,不会受到楼上住户的影响。同时,采光和通风都不错,视野也较好。但是,顶层的问题也比较明显,比如夏季较热,雨季易漏雨。此外,顶层住户对电梯的依赖度比较高,停电或停水时也很不方便。在选择顶层住宅时,要特别注意电梯的质量和运行安全问题。而最值得关注的还是是否会漏雨,如果屋顶的防水措施不好,雨季时容易漏雨,就需要提前预防措施。
总之,在购买房屋时,楼层只是一个数字,我们需要重点考虑的是上述几个问题。虽然这些楼层也存在一些优点,但缺点也非常明显,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并谨慎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