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购房者购买房屋需要进行网签和备案两个流程,以确保房屋的合法性。虽然在实际购房中,很多人将网签和备案视为同一件事情,但它们在本质上存在着区别。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分析网签和备案的差异,以更好地实现房屋买卖的合法性。
1. 实际意义
网签是一种网络化管理系统,旨在规范房地产企业销售房屋,避免一房多卖和开发企业捂盘。购房者进行网签时,买卖协议会备案,并在互联网上公示。每个房屋都会得到一个唯一的网签号码,这些信息的公示可以避免开发商进行一房二卖,是一种行政管理行为。
备案分为开发商备案和购房合同备案。前者是指开发企业在取得预售许可证后向房产管理部门备案房屋出售价格,以便向公众出售。后者是指购房者和开发商签订合同之后,在房屋管理部门登记备案,确保其法律效力。本文关注后一种备案情况。
2. 办理时间
网签需要在开发商获得预售证的前提下,购房者满足购房资格,选择房屋并签订合同后,在售楼部或房产管理部门完成。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开发商可能会在未取得许可证或其他证明时与购房者签订有关协议或合同,这种情况无法进行网签。此外,如果购房者未满足购房资格,也无法进行网签。
备案需要在签约之日起30天内,持商品房预售合同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房地产管理部门和土地管理部门办理登记备案手续。通常情况下,网签先于备案,备案是在网签完成后进行的,只有经过备案,房屋买卖才能真正生效。
3. 法律效力
网签在签约时,购房者需要认真阅读合同中的条款,并对自己认为不合理的条款提出修改意见或进行协商,甚至可以协商撤销网签。但即使网签成功,也不能保证具备法律效力,因为只有在房地产交易中心登记备案后,房屋买卖合同才能生效。因此,房屋买卖需要进行备案,以确保其具备法律效力。
4. 办理流程
网签流程:选定网签时间-准备网签资料-确认网签条款-完成网签。
备案流程:合同备案-审核-取得备案号-打印合同文本-双方签字盖章-完成备案。
需要注意的是,备案是在网签完成之后进行的。经房地产管理部门审核后,会返回一个备案号,此备案号独一无二,可以查询房屋的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