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购房时,一些购买者会发现房屋的实际面积比合同中注明的要小很多,这就是所谓的房屋面积缩水。然而,不仅仅是房屋面积会缩水,其他方面也可能会产生同样的问题。因此,购买者需要了解房产交易中的各种缩水陷阱。
首先,房屋面积缩水是房屋交易中常见的陷阱之一。购买者必须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建筑面积和套内建筑面积等内容。如果房屋套内建筑面积或建筑面积与约定面积不符,则双方需遵从合同约定;如果误差比例在3%以内且无约定,则按实际面积结算;如果误差超过3%,购买者可以要求退房并要求返还已付购房款及利息。
其次,房屋的层高也可能存在缩水现象,即实际层高与合同不符。这属于违约行为,售房者必须承担违约责任。为防止此类陷阱的发生,购买者应在合同中明确约定违约责任和违约金数额。然而,购买者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违约金数额而非高于实际损失的数额。
第三,购房者在购房时可能遇到房屋周边的规划项目正在实施,售房者通常会将这些写入合同中作为房屋的优势,但实际上可能不符合合同中的规定,这就是所谓的规划缩水。为避免此类陷阱,购买者应在合同补充条款中详细阐述规划细节,并约定较高的违约金以降低售房者违约的可能性。
第四,许多购房者在签订合同时只关注房屋情况,却忽略了配套设施等相关条款,导致经常发生纠纷。购买者应在合同中详细体现配套相关细节,并明确详细的责任承担,包括房屋的交付时间、所有权归属、服务功能、服务对象,以及房屋的配套设施具体细节等。
最后,购买者需要了解土地使用年限和房屋使用年限的具体区别。土地使用年限一般为70年,但是二手房已经使用多年,因此年限不会是70年。购买者必须对该房屋的使用年限进行了解,该使用年限为原土地出让合同规定的土地使用年限减去已使用的年限。
©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