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房率和公摊面积是相对的,房屋的公摊面积越大,则房屋的得房率就越低,反之亦然。
得房率:
得房率是指可供住户支配的面积(即套内建筑面积)与每户建筑面积(即销售面积)之比。计算房屋面积时,计算的是建筑面积,因此电梯房得房率太低不划算,太高不方便。因为电梯房得房率越高,公共部分的面积就越少,住户也会感到拥挤不舒适。
得房率应该以什么比例为适宜:
高层的得房率一般都应在75%以上,高层电梯房得房率最适宜为75%-80%,这样居住的舒适度比较高。一般来说,得房率在80%左右比较合适,公共部分既宽敞气派,分摊的面积也不会太多,比较划算。一般多层的建筑物得房率为88%,高层的建筑物得房率为72%,而办公楼的得房率为55%。
公摊面积:
公摊面积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得房率。
房屋公摊面积是指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即每套(单元)商品房依法应当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它与套内建筑面积之和构成了一套商品房的建筑面积。公摊面积包括电梯井、设备间、管道井、公共用房、值班警卫室、公用墙体、楼梯间、变电室、公共门厅和过道等。
计算公式:
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公摊面积
公摊面积=建筑面积×公摊系数
公摊系数=建筑总公摊面积÷建筑总套内面积
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阳台面积
公摊面积应该控制在什么幅度内:
一般来说,住宅楼层在7层以下,公摊面积应该在7%-12%左右;楼层在7-11层之间,公摊面积应该在10%-16%左右;楼层在12-33层之间,公摊面积应该控制在14%-24%左右;别墅的公摊面积应该在1%-8%左右。
如何避免公摊面积风险:1.向开发商索取公摊数据;2.索要建筑设计图,让专业人士计算;3.在购房合同中约定公摊面积。
©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