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摊面积是指哪些公共空间?
根据建设部发放的《商品房销售面积计算及公用建筑面积分摊规则》,公摊面积指的是可以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主要包括大堂、公共门厅、走廊、过道、公共厕所、电(楼)梯前厅、楼梯间、电梯井、电梯机房、垃圾道、管道井、消防控制室、水泵房、水箱间、冷冻机房、消防通道、变(配)电室、煤气调压室、卫星电视接收机房、空调机房、热水锅炉房、电梯工休息室、值班警卫室、物业管理用房等,以及专用设备用房。公摊面积还包括套与公用建筑空间之间的分隔墙及外墙(包括山墙)墙体面积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
并不应该将仓库、机动车库、非机动车库中、车道、供暖锅炉房、作为人防工程的地下室、单独具备使用功能的独立使用空间、售房单位自营、自用的房屋、为多幢房屋服务的警卫室、管理(包括物业管理)用房、以及其他购房人不受益的非经营性用房计入公摊面积。
公摊面积对购房者有什么影响?
大多数购房者会认为公摊面积越小越好,但实际上这并不是很明智的选择。如果公摊面积过小,那么公共空间,如楼梯、电梯、大堂等等,也会因此减小,从而影响购房者的居住舒适度。
因此,开发商在总建筑面积一定的情况下增加了套内建筑面积,会势必缩小公摊面积。当公摊系数过大时,公摊面积较大,套内建筑面积相应减少,实际能使用的面积也被缩小,从而也会影响居住舒适度。
那么,在不同的建筑形态下,公摊面积应该有多大才比较合适呢?
公摊面积的存在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并不是越小越好。
©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