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购买房屋时,有几个关键点需要注意,包括地段、归属于地段及未来发展的配套、户型、产权合法性、有关房屋买卖的相关支出、营销时代带来的一些非折扣优惠及开发商价格策略识别、房源销控等等。在这些环节中,如果认真准备,就可以熟能生巧。
1. 不要以地价判断地段
正确的判断地段方式应该是结合个人需求,例如如果是自住买房,则交通通达时间与生活配套是主要判断标准,以满足职业和日常生活需要。
2. 不要以城市功能区判断配套成熟与否
现代城市的功能区不断更新,商务区是否适合置业是一个误区。商务区包括金融商务区,只是经济增长点的设置,与购房无关。相反,开发商却将这些当作利好因素计入房价,因此建议购房远离那些噱头式功能区。
3. 不要贪便宜,便宜无好货
在购买房屋时,看起来非常简单,只需看看五证就可以。然而,有些五十年产权用地建设的多功能公寓,虽然看起来价格合理,但必须深入了解开发商内部的定价机制。这类公寓的单价往往高于住宅单价,因为受众面扩大了。对于早期出让地块上现在开发的项目,也要注意其营销说法与折扣方式。如果该项目归属于一个较大、较有实力的开发商,则可以大胆购买,但对于一些小开发商的项目,由于多次辗转,便宜的背后则可能有诸多的资金转入转出。
4. 谨慎认识赠送的所谓附加值
为了消除消费者对公摊过大的顾虑,开发商可能免公摊销售;为了消除人们对电梯维护费的顾虑,开发商可能会免除几年的电梯维护费用;为了消除人们对物业过高收费的顾虑,也可能赠送几年的物业管理费。然而,这些都是短期行为的刺激销售政策,没有什么重要意义。买屋送修、买房送家具、送电器等也是同样的道理。事实上,开发商只需稍微提升价格,就可以将这些支出打入房价。因此,在购房时不要追求面子工程,而是要将这些赠送附加项目从房价中剥离,然后根据房价和房型的性价比进行比较,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5. 较好不要参与卡式销售项目
如果每个购房者都能理性认真地对待选房,不急于表达自己的消费意愿,开发商涨价的随意性将会大大降低。最常见的做法是排队选房,通过需求集中来刺激价格上涨和调控房源。如果购房者能够深刻认识到地段、配套、销售中的一些做法以及开发商释放的便宜房,就不必追涨了。如果有合适的房子就买,没有合适的房子,也不用到博弈队伍中去淘。
6. 谨慎认识赠送的所谓附加值
由于广告法规的不同,开发商宣传信息会受到管理。因此,购房者不能轻信宣传图识和销售人员的口头承诺。对于宣传信息和口头承诺,要么写进合同的附加条款,要么独立思考不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