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改房,也称为单位房,通常处于地段较好、配套设施较成熟和完善的区域。与其他类型房屋相比,房改房有类似的也有本质的差异。那么,房改房是什么?房改房与经适房有何不同?
房改房是指居民按照标准价或成本价扣除折算(旧住宅还需扣除房屋折算)后购买的公房。房改房可分为成本价、标准价(优惠价)和央产房等不同类型,每种类型的房屋交易方式都不同。房改房属于部分产权,是过去单位的福利房,符合一定条件后可以进行买卖,但数量有一定限制。
已购公房,又称为房改房,是指享受国家房改优惠政策的住宅。即居民按照标准价或成本价扣除折算后购买的公房,分为成本价、标准价和央产房等类型,每种类型的房屋交易方式都不同。按成本价购买的房屋所有权归职工个人所有,按标准价购买的,职工拥有部分房屋所有权,并在5年后全部归职工个人所有。
房改房的销售对象是有限制的,购买房改出售的住房只能是承住独用成套公有住房的居民和符合分配住房条件的职工。另外,购买房改中的公有住房也有市场限制。出售给职工的公有住房,一般需要住用若干年后才可出售,如职工按照标准价或成本价购买的公有住房。
房改房与经适房的差别在于,经济适用房是为中低收入居民购房而实施优惠措施,建造经适房所用的土地是国家以划拨方式无偿给开发商使用的。而房改房产权证可分为按成本价购买的产权证和按标准价购买的产权证。成本价的产权证说明该房屋的使用、占有和处置权利全部归产权人所有,但该房屋不能办理赠与,在收益权上也会受到一定限制。标准价的产权证只能说明产权人对该房屋拥有部分产权,原产权单位拥有其中部分价值份额,产权人上市交易时,原产权单位拥有优先购买权。因此,房改房与经适房在价格定义和产权证上存在差异,在办理房改房时需要注意区分。
©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