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有些城市的房价还在稳步上涨中,一夜之间,房价就有可能从100万上升到102万。对于购房者来说,面对房价越来越贵的情况该怎么办呢?有一大批人转向社会保障性住房,比如共有产权房,但是这类住房的后期遗产继承问题也成了大家关注的重点。本篇文章以共有产权房能否被继承为例,为大家分析该类性质的房屋的继承问题。
一、共有产权房的定义
共有产权房是地方政府为保障低收入困难家庭的住房需求,从而让渡部分土地出让收益,低价出售给符合条件的家庭所建立的一类房屋。该类房屋由个人和政府按比例出资,签订购房合同,约定双方权益,共同拥有该房屋的产权。
二、共有产权房能否被继承
共有产权房不同于普通商品房,属于社会保障性住房的一种。是否能够继承该类房屋要根据不同情况来确定。根据对《继承法》和共有产权住房管理暂行办法的理解,共有产权住房的个人份额是可以继承的。
但要注意,如果子女不符合共有产权住房的资格,那么并非所有子女都可以继承共有产权房。继承后的部分产权和使用权也只是共有产权房的使用权和部分产权。如果子女符合共有产权住房的资格,那么是可以继承的。
如果不能继承该类住房,房屋自然会被国家政府再次出售,售出的方法会使共有产权房屋的性质面临着变和不变的后果。如果交易对象是普通买家,房屋的属性便会由共有产权房变为商品房。但要提醒的是,在刚刚买卖交易的时候,需要缴纳土地出让金。如果该次交易的购买者是政府,政府可以将收回的房屋继续按照共有产权房的性质进行出售。
以上就是针对共有产权房能否被继承的分析。在购买共有产权房时,要了解房屋的各种规定以及继承问题,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