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房为什么常见6、11、18、30层?

楼房为什么常见6、11、18、30层?

在买房时,我们会发现现在的楼房总层数大多是6层、11层、18层、30层。那么,为什么要这样划分呢?建筑层数的确定主要受到消防、造价、运输费用和管理维护费用等因素的影响,其中消防和造价是最重要的。

就消防而言,普通民宅层数的临界点为6层、9层、12层、18层;其高度的临界点为24米、32米、50米。6层以下的砖混结构(无商业网点)或高度24米以下(无商业网点)的民宅没有特殊的消防要求。6层以下或高度24米以下的带商业网点的民宅和7~9层/24米至32米的民宅都有消防要求。因此,在总体规划允许高度范围内,尽量选择接近临界点高度的层数。

而在造价方面,建筑工程造价是随着层数增加而提高的。但是当建筑物超过一定层数时,结构形式就要改变,单位成本通常会增加。因此,在项目总体规划允许高度范围内,项目决策人需要掌握降低开发成本的临界点。具体来说,一是建筑物的层高应尽可能降低;二是建筑层高每增加10cm,相应造成建筑造价增加2~3%左右。

具体到多层、小高层、高层和超高层的住宅,我们需要分别分析。多层住宅以采用5~6层为好,4层以下则是别墅。小高层住宅(7~11层)以11层为临界点,因为11层及以下单元式住宅可不设封闭楼梯间。高层建筑(12~18层)以18层为临界点,因为12层以上不应少于2台,其中还需配置一台可容纳担架的电梯。超高层建筑(19~30层)以30层为临界点(即100米高),因为19层及19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又加设防烟楼梯间。建筑高度达到或超过100米的高层民用建筑要到上一级去报批,手续繁杂得多,而且建筑成本也将大幅度提升。

©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0)
上一篇 2023年6月29日
下一篇 2023年6月29日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