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子的产权只有70年,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商品房的产权还有50年和40年的情况。在购房时,人们可能会犹豫不决,不知道该选择哪种产权的房子。
特别是在购买二手房时,产权年限相对于新房会更短,这就让人更加担心。
但现在,不用为这个问题纠结了,因为永久产权来了!
按照规定,我国住宅的最高产权年限是70年,商业用地最高有50或40年。一般购房时,领取的产权证书是房产证。然而,在过去几年中,这种证书已经改变了。现在,购房时领取的证书实行的是不动产登记。
也就是说,你的房子即使到期满70年了,只要提前一年申请续费,你仍然可以继续住在里面。
不动产登记生效后,产权年限就不用再担心了。
有关补缴产权年限的问题,在物权法中已经有了明确的规定:《城市地产管理法》第22条和《物权法》第149条。补交的费用不会超过5位数,最低不得低于15.6元/平米。
如果到期后,国家没有其他的规划,房屋业主只需要续交土地转让金,就可以继续享有房屋的使用权。如果房屋被拆迁,商业补偿按照1:3进行赔偿,完全不需要担心到时候会一无所获。
《物权法》第149条规定: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的,自动续期。非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后的续期,依照法律规定办理。该土地上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的归属,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
这给业主们提供了一颗定心丸。
不动产权证和房产证有什么区别?
不动产权证是向申请人发放的证书,证明权利人享有不动产物权。不动产登记簿由不动产登记机构管理,并且永久保存。房屋进行交易需要以登记簿为准。
不动产权证的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动产权证书》。这本证书除了权利人、共有情况、坐落位置等房产证原有的内容外,还新增了类社区、不动产单位号,使用期限等内容。不动产登记实现了统一登记。
因此,在原房产到期后,不需要再次购买,只需要续交一个费用就可以继续住在里面。如果房屋被拆迁,业主也能享受到拆迁的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