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买房是为了安家,但如果购买了房子却没有得到房产证,就意味着没有一个明确房屋归属权的证明,原本可以稳定的家也会变得没有安全感。有哪些情况会导致这种情况发生?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
开发商有以下几种情况,可能暂时无法办理房产证:
一、开发企业已经破产或被取消资质,无法继续办理楼盘的确权手续;
二、开发商没有取得土地使用证或没有缴清土地出让金;
三、开发商将土地或房屋抵押给银行或建筑队等,债务尚未清偿完毕;
四、开发商没有完成竣工备案工作;
五、开发企业将房屋重复销售(未经合同备案),导致无法办理房产证;
六、所建楼盘被法院查封;
七、开发商没有取得建筑面积实测数据;
八、商品房出现面积误差,在一定范围内的超面积需按规定补缴或退回购房差额,在面积误差未解决的情况下,将导致无法办理产权登记;
九、开发商未按整体规划建设小区配套设施或未移交小区配套用房,无法通过综合验收;
十、开发商不及时办理大确权;
十一、开发商不配合提供办理小房产证的相关资料;
十二、开发商与小业主存在纠纷,扣着本应发给小业主的房地产证不发。
以上情况都是开发商无法及时为业主办理房产证的情况。那么,如果遇到这些情况,该如何处理呢?主要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一、在开发商去向不明的情况下,业主可以自行办理房产证。
一般在业主反映比较集中的情况下,相关部门会为业主集体办理房产证,这是最为方便的一种方法。
但对于没有验收兜底的小区,业主需要自行办理各种手续。只要业主找到开发商提供的所有资料复印件(包括竣工图、竣工验收备案表、立项批复、土地使用证、放线单、验线单、宗地图、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等),找到当地房管部门,申请做房产竣工测绘,手续通过后即可申请房产证。
二、在开发商正常运营的情况下,通过法律维权。
如果购房合同上规定了办理房产证的时间和违约金数额,业主可以按照合同规定索取违约金。
如果购房合同上没有规定具体时间和违约金数额,可以通过向法院上诉的方式,按照已付购房款总额并参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金融机构计收逾期贷款利息的标准计算,向开发商要求赔偿损失。
如果开发商没有按期提交房屋权属登记材料,业主也有权与其解除协议。
买房不易,为避免纠纷,减少损失,在签订合同时,必须明确每一项条款,包括违约责任。只有这样,才能降低自己的损失,维护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