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离婚会带来哪些法律风险?

假离婚会带来哪些法律风险?

刘先生和赵女士因为买房子而假离婚,但现在情况出乎意料,妻子不同意复婚并以感情破裂为由,提出要执行5年前签的离婚协议。据赵女士称,两人签署了一份离婚协议书,其中要求刘先生赔偿50万元,但他拒绝支付。然而,刘先生在法庭上表示,两人完成假离婚手续是为了躲避政府的限购规定。他并没有太在意协议书的财产分配方面,因此匆忙签字。两人在领取离婚证之后当天就买了第二套房,这套房登记在赵女士的名下。刘先生表示,他没有预料到妻子竟然会真的离婚。思明区法院近日作出一审判决,认定夫妻双方签署的离婚协议书有效,判令刘先生支付50万元。

所谓假离婚即为了某种目的而办理离婚手续,达到目的后再恢复结婚的状态。这种行为存在法律风险。无论是结婚还是离婚,都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行为,因此只要符合了法定程序,就是具有法律效力的离婚。假离婚的双方并不是真的想离婚,而是想通过合法手段钻法律的空子,达到某种非法目的。然而,法律不会考虑人的主观想法,只认定程序和事实。因此,假离婚行为是存在法律风险的。

假离婚存在的风险主要有三点。第一,如果其中一方不愿复婚,另一方也无法强制实现。第二,为了规避相关政策,假离婚双方通常会协议将所有房产和财产归属于一方,这样另一方就无法要求归还或索赔。第三,在复婚前购买的房产和其他财产可能属于个人婚前财产,如果再次离婚,另一方无权要求分割。

©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0)
上一篇 2023年6月28日
下一篇 2023年6月28日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