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涉及到房产纠纷时,除了依赖买卖合同,补充协议也能够帮助你在官司中胜利。 然而,如果随便签署补充协议,不仅可能会拖累你,还可能导致败诉。因此,这篇文章介绍了七大条款,这些条款是一定要在补充协议中写明的。
首先,明确房产证办理时间。许多购房者购买期房,需要在交房后的一两年内获得房产证。因此,为了避免开发商迟迟办理房产证,应在补充协议中规定具体的办证日期,并注明相应的赔偿责任。
其次,明确交房标准。在补充协议中应明确房屋装修材料的品牌、型号、颜色、材质等,尽可能避免使用含糊不清的词汇,以便购房者进行验房对比。如果有可能,约定通知购房者到现场进行隐蔽工程装修检查验收,并签署确认合同后再进行下一步。
第三,注明公摊面积的大小和位置。公摊面积实际上是购房者用钱买来的隐含面积,因此应在补充协议中明确公摊的大小和位置,并注明如何解决公摊发生变更的情况,以避免日后因公摊而引起房产纠纷。
第四,明确贷款失败的责任认定。首先,应搞清楚贷款失败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由于开发商原因导致贷款失败,购房者可申请退房且无需承担违约责任;由于银行审批或政策调整原因导致贷款失败,双方可协商解除合同约定;由于购房者自身原因,需先和开发商协商解决后续款项问题,如无法缴纳剩余房款,则双方可解除购房合同,但需承担违约责任。
第五,明确退房后的责任归属。如果房屋主体质量出现问题、开发商私自变更小区规划、开发商没有销售许可证等情况出现,购房者都可申请退房,且无需承担违约责任。但是,为了更好地约束开发商,购房者应在补充协议中详细约定开发商应承担的责任,并规定已交房款应在多长时间内退还等。
第六,明确物业管理问题。新小区一般是由开发商指定某个物业公司运营,或自己的物业公司进行合作。购房者应明确未来家里的物业公司、资质和物业费缴纳时间以及具体标准等。
第七,明确开发商的口头承诺。开发商常常用诸如交通、医疗、教育等方面的配套来吸引购房者。但如果没有将这些口头承诺写入补充协议,日后发生纠纷时开发商将不会被追究责任。因此,必须在补充协议中明确开发商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