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住房容积率计算公式
住房容积率计算公式为房地产项目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全部建筑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的百分数形式,其中包括计算面积的附属建筑物。举例来说,如果总用地面积为10000平米,总建筑面积为18000平米,建筑容积率则为1.8。一般来说,多层住宅的容积率不应该超过3,而高层住宅的容积率不应该超过5。然而,有些项目因为成本原因而无法做到。此外,当建筑物层数超过8米时,在计算容积率时该层建筑面积会进行加倍计算。
2. 住房容积率特性
(1)容积率表达的是具体宗地内单位土地面积上允许的建筑容量,而地籍管理的基本单元宗地是指地球表面上一块有确定边界、权属明确的土地,面积不包括道路、绿地、市政公共设施用地等公用场所,只有在指宗地容积率的情况下,才能准确反映土地的利用强度,并且宗地间才具有可比性。
(2)容积率(R)、建筑密度(C)和层数(H)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建筑密度是指在具体宗地内建筑物基底面积与宗地面积之比。当宗地内每个房屋的层数相同,且各层建筑面积相等时,三者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R=C·H,此种情况下,建筑层数与容积率成正比例关系。
(3)容积率可以更准确地衡量地价水平。购买土地使用权的目的是为了对土地进行开发,建设房屋。房屋的单方开发成本包括房屋单方造价、楼面地价、税费等,而楼面地价则等于宗地总价除以宗地内允许总建筑面积,即楼面地价=宗地总价/宗地内允许总建筑面积=土地单价/容积率。因此,楼面地价比单位地价更能准确地反映地价的高低。
(4)容积率存在最合理值。一般情况下,提高容积率会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益,但建筑容量的增大会带来建筑环境的劣化,降低使用的舒适度。为了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城市规划中的容积率存在客观上的最合理值。
©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