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当今高房价的时代,大多数购房者在购房时最关注的是价格,而很少有人关注房子会出现缩水问题。但你知道吗?在买房置业时,出现缩水现象非常普遍也非常严重。有些缩水会让购房者面临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今天小编就来讲讲买房时可能遇到的五大缩水陷阱。
1.楼盘规划缩水
有些开发商在楼书中描绘了美好的后期规划,并在合同中对规划作了免责条款,或者约定了较小的违约责任,从而获得违约成本与小区规划变更间的价差利益。比如规划中的巨大假山景观竟被开发商擅自变成了一栋楼房。因此,购房者在签订合同时应将开发商的规划作为补充条款写入合同,并规定较高的违约金,以保证自己的权益。
2.房屋面积缩水
通常情况下,房屋实际面积与合同约定面积会有一定误差。当房屋套内面积或建筑面积与约定面积有误差时,有合同约定的按约定执行,无约定的误差在3%以内的双方据实结算。如果误差超过3%,购房者可以要求退房并返还已付购房款及利息。因此,在签订合同时,要约定建筑面积和套内面积。
3.配套设施缩水
许多购房者在签合同时很少约定配套设施等事项,在出现问题时往往维权失败,比如说规划好的1500平方米游泳池,建好后仅有1000平方米。因此,购房者在签订合同时,要对物业配套设施作出明确详细的责任承担,比如交付时间、服务功能、服务对象等。
4.房间层高缩水
很少有购房者关注过房间层高,毕竟自己不到2米!然而,房间层高也会有不同程度的缩水。例如,房屋质量保证书上写着层高为2.8-2.9米,然而,实测时,层高却只有2.6-2.62米。因此,购房者要对层高缩水明确约定赔偿数额。
5.产权年限缩水
虽然住宅产权年限都是70年,但从开发商拿地时开始计算,等到房屋交付时,房屋产权年限也许只有65年甚至更短。因此,购房者在签约前,最好到相关部门了解土地性质和房屋土地使用权起始年限。
在现在房价如此高昂的情况下,如果购房者遇到缩水陷阱,无疑会给自己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购房者在购房时一定要提防以上这五大缩水陷阱,以免自己受到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