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绿化率该如何选择?

买房绿化率该如何选择?

在许多人看来,小区的绿化率越高,居住起来就越舒适。因此,大多数购房者倾向于购买绿化率高的房子。开发商也会在销售时大力宣传绿化。然而,当绿化率达到一定界限时,再高也不一定是好事。

在介绍绿化对人们舒适度的影响之前,我们首先需要解释绿化率的相关概念。

绿化率的计算方法

绿化率准确的说法是绿化覆盖率,它指的是绿化垂直投影面积之和与小区用地的比率。绿化率的计算公式为:绿化率=(A+B+C)/D。其中,A代表草地,B代表花园,C代表顶层绿化,D代表小区的建设用地。

通常情况下,国家规定小区的绿化率不得低于30%,而40%的绿化率就能够保证舒适居住,大于50%的绿化率可以被称为花园。

绿地率的相关知识

绿地率是法律法规中规定的衡量楼盘绿化状况的国家标准,只计算地上的面积和垂直的绿化面积,不包括屋顶绿化、盆栽花卉等因素。绿地率的计算公式为:绿地率=绿地面积/土地面积。

绿地率和绿化率的区别

一般来说,绿地率要小于绿化率,因为绿地率不包括盆栽花卉和屋顶的绿化。因此,开发商更倾向于将绿化率作为常用的推广概念。但是在实际购房过程中,绿化率只是一个参考因素,而绿地率才是正式评测绿化状况的关键指标。绿地率越高,园区环境越好,居住体验也会更好。

绿地率不是越高越好

然而,过高的绿地率也会带来一些问题。首先,绿地意味着各种树木和植被,养护这些植物需要耗费金钱成本。这些超出需求范围的绿地成本可能会降低你的居住体验,还有可能增加你的物业费用。

其次,园区绿地作为一个整体的工程,片面追求过大的绿地面积会挤占道路宽度。实际上,宽阔的道路和园区内良好的通行性能够让生活更加高效便捷。住宅小区的土地一般由建筑物用地、绿地用地和道路广场用地三个部分构成。过多的绿地面积不仅会挤占道路和广场的空间,而且随着我们对休闲运动的需求不断扩张,这些活动空间的实际效用才是更实惠的。

因此,绿化率并不是越高越好。在挑选房子时,绿化率只是一个参考因素。国家规定的绿化面积不低于30%就足以满足舒适居住的要求。

©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0)
上一篇 2023年6月26日
下一篇 2023年6月26日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