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买房子的过程中,存在许多诈骗陷阱,使得原本开心的购房变成了一场噩梦。要如何避免趟入馅饼变成陷阱的流程中呢?以下是五个关键点,能够帮助购房者避免被忽悠。
1. 精装修的精
开发商通常都会出售精装修房,使得购房者认为购买这种类型的房子可以摆脱繁琐的装修流程。但是,开发商往往在合同中并没有写明装修材料品牌和标准。当问题出现时,开发商会推卸责任,使得购房者受到损失。这些常见的陷阱包括外表花哨,施工质量差,材料品质低劣,新潮的设计却不实用,甲醛超标,室内空气质量差等等。
要如何避免遇到这些陷阱呢?首先,购房者需要了解开发商的实力,选择一家可靠的品牌企业。其次,将装修细则写进合同中,作为验收依据。第三,验房要非常细致。
2. 私改规划
购房者通常看到的宣传资料与实际房子存在差距,其中最令人烦恼的情况便是开发商在建设项目的过程中擅自更改规划,比如小区绿化变更,原有沿街会所和物业用房都变成商铺经营,承诺的幼儿园消失,外立面材料私自变更等等。在签署合同时,购房者需要将住房周围的道路,绿化,健身场所,变电房,地面以及地下车库和相应配套设施等情况,都使用不同颜色的笔标示清楚,确保相当清晰明了。
3. 承诺作废
为了突出售楼盘的优势,开发商或代理销售公司会适度夸大所售楼盘的优点,做出许多承诺。但是,有一些承诺在后期无法履行。购房者需要在合同或补充协议中详细说明开发商的承诺。如果开发商没有履行承诺,购房者还可以采用法律手段维权,否则会陷入口说无凭的窘境。
4. 信贷优惠难以实现
一些银行开展房贷优惠活动,但同样也存在着一些条件限制,导致房贷打折存在折扣。购房者需要提前了解这些限制,避免出现空欢喜的情况。
5. 样板间陷阱
作为门面担当,样板间经过开发商的精心布置,购房者经常会认为它是装修效果的参考实例。但是,房子买完后,才发现即使照葫芦画瓢还是装不出样板间的感觉。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样板间往往隐藏了许多陷阱,例如面积变大,景观变化,贵价装修,家具减少,滥用玻璃,增加照明,管线消失等等。因此,购房者在购房前需要仔细观察,擦亮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