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购房需求大,大多数人选择贷款购房。但是,贷款有一些门道,非专业人士难以了解,容易走进误区。为此,本文整理了贷款常见误区,希望对购房者有所帮助。
1、提前还款不一定划算
许多人认为提前还款越早越省钱,但这并不一定正确。比如贷款利率享受了折扣优惠,或手上的投资理财产品收益率高于贷款利率,或还款期限已过半,这些情况下提前还款不一定划算。
2、身份证不足以申请贷款
有些人认为仅凭身份证就能申请贷款,但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需要考虑借款人的还款能力,身份证无法证明还款能力,所以无论什么样的贷款方式,即便是要求手续最少的无抵押贷款,也需要提供个人的收入证明、工作证明等资料。
3、信用记录不良不一定不能申请信用贷款
虽然银行重要考虑个人信用记录,但个人信用不良并不一定不能申请信用贷款。如果借款人逾期次数少,金额小,银行还是会考虑放贷,但贷款利率可能会提高,贷款数目可能会降低。
4、公积金贷款不一定比商贷更划算
公积金贷款利率比商业贷款低一些,但随着商业贷款基准利率的逐步下调,公积金贷款的利率优势也在减少。如果贷款金额不大,选择公积金贷款未必更省钱。
5、公积金贷款金额需要根据规定计算
一般来说,公积金贷款金额需要根据购房者的收入、公积金缴存额和缴存比例来计算,并且不能超过当地规定的较高上限。公积金的提取额度也不能超过房款总额。
虽然贷款购房绑定了几十年的还贷,但也为多数人减少了购房压力。为了不给自己增加烦恼和经济负担,购房者一定要知道这些误区,谨慎选择,不要被误导。
©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