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各种原因,夫妻之间即使经过反复沟通,最终还是不得不选择离婚。在离婚过程中最为困难的便是财产分配,特别是房产问题成为焦点。因此,本文将简单梳理离婚时房产如何分割,并与大家分享。
在离婚时房产应如何分割?房产证上写谁的名字,房子就归谁了吗?如果没有你的名字,那么房产就与你无关了吗?其实并不是这样,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情况一:婚前一方按揭买房,婚后双方一起还贷
如果夫妻一方婚前通过按揭贷款购房,并取得房产证,然后婚后夫妻共同还贷,离婚时,该房屋的婚后增值部分以及共同还贷的部分除非夫妻双方另有约定,否则应视为夫妻共有财产平均分割。
对于共同还贷部分,不论是用个人工资还贷,还是双方工资合起来还贷,均应视为夫妻共有财产,除非一方能够证明还贷资金来源于个人婚前财产。
情况二:婚前双方出资买房,一定要记得写上名字
如果婚前双方出资购房,但婚前取得的房产证上只有一方的名字,那么在离婚时,房产证上名字一方如果否认在购房时另一方的出资,且另一方不能证实自己的出资且不是赠与给另一方的情况下,另一方的权益不能得到法律的保护。法院也无法判决给另一方适当补偿。
因此,建议准备结婚的夫妻在婚前共同买房时,一定要把两个人的名字都写在房产证上。这么做不仅是为了方便离婚时的财产分割,也是婚姻中民主的一种体现。
情况三:婚前买房,婚后拿证,共同还贷
如果夫妻一方婚前支付了部分房款,等婚后拿到房产证,并且夫妻双方共同还贷,那么在离婚时就不能只因为婚后夫妻共同取得了房产证就认定该房产为婚后共同财产进行分割。需要结合财产来源细分婚前婚后两部分依法进行分割。
情况四:婚前一方父母出资买房,婚后共同还贷
如果婚前一方的父母支付首付款购房,房产证登记在出资方子女名下,婚后房贷由夫妻双方共同还贷,那么在离婚时,房产仍归登记的产权人所有,贷款则由其继续偿还。但取得房屋的一方应给予另一方相应的经济补偿,包括婚后共同还贷部分和相应增值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