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子对于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但现在房价极高,许多人买不起房屋,只能考虑购买比较便宜的小产权房。然而,购买小产权房是有一定风险的,一直深受广大人民关注。今天,我们来为大家解释一下什么是小产权房和大产权房,以及购买小产权房的风险。
小产权房和大产权房的区别可以从产权归属、合法性和交易税费等三方面进行划分。开发商的产权称为大产权,而购房人的产权称为小产权,因为购房人的产权是由开发商的产权分割而来。国家发放产权证的称为大产权,而由乡镇政府发放产权证书的称为小产权。但是,乡镇政府发放的产权证书实际上不是真正的产权,这种房屋没有国家发放的土地使用证和预售许可证,有关部门也不予备案。这种情况下,所买的房子再次转让时,需要补缴土地出让金的称为小产权,否则为大产权。
大产权房拥有《房屋所有权证》和《土地使用权证》,可以合法地进行二手房交易,具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四项完整的权利。而购买小产权房有很多风险。首先,从法律角度来说,小产权房实际上没有产权,因为这种房子没有国家颁发的土地使用证和预售许可证,购房合同也不可能在房管局备案。其次,小产权房不能获得银行贷款和抵押贷款,因为没有房产证,没有经过备案。另外,想要向非集体成员的第三方出售小产权房难度很大,因为没有房产证,无法完成产权过户。最后,小产权房的拆迁补偿难,而且其质量也未必有保障。由于购房者并非这些房屋的合法所有人,因此无法对抗国家的征地和拆迁,如果遇到拆迁,将很难得到补偿,甚至可能面临无法取得房屋、不能索回房款的尴尬局面。此外,为了赚钱,开发商可能会偷工减料,职能部门也缺乏监管,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很多小产权房出现质量问题也是实际情况。一旦发生房屋质量纠纷,购房者难以维权,终只能自行承担损失。
总之,购买小产权房有很多风险,大家在买房时一定要谨慎。如果可以不买小产权房,尽量不要买,因为其风险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