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人从古至今都非常看重家的概念,对于住所有着很高的要求。除了考虑房屋的地理位置、周边设施和价格等因素之外,购房者还会关注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公摊面积。但你是否知道一般住宅楼需要共用哪些建筑面积呢?
以下是计算公摊面积的公式:
公摊面积 = 公摊系数 × 套内建筑面积
公摊系数 = 总公共分摊面积 ÷ (套内建筑面积 × 总套数)
套内建筑面积 = 套内使用面积 + 墙体面积 + 阳台面积
在没有地下设施用房、底层商铺和底层架空的情况下,普通的多层住宅楼的公摊系数约为10%至15%;带有电梯的小高层住宅的公摊系数约为15%至20%;而高层住宅的公摊系数相对更高,约在20%至25%之间。在签订购房合同时,合同上会注明房屋的公摊系数范围。房屋面积以房地产交易权属登记中心测绘部的测绘结果为准,房产证上标注的面积也以此为准。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开发商常常不会主动提及公摊面积,一些公摊较大的房屋会通过赠送面积来达到公摊较小甚至零公摊的效果。但是,公摊不合理的户型经常会受到人们的批评。真正的公摊较小的楼盘并不多见,尤其是在市中心更是如此。
©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