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违法行为无法受到法律保护
出售集体产权房屋是一种违法行为,一旦发生纠纷,法律不会提供保护支持。
2. 购房者可能会遇到纠纷
由于拆迁或继承等因素,出售集体产权房的村民可能会后悔,但由于集体产权房屋的对外销售本身就是违法的,卖方有权收回房子。
3. 房屋使用权与产权不同
购买集体产权房只能获得房屋的居住使用权,而不是独立的房屋产权证。相比之下,购买商业房产可以享有完全独立的产权。
4. 拆迁补偿不归购房者
目前,我国没有法律规定为拆迁农村房屋而给予承租人(使用人)补偿,而是仅向农村土地或地上附着物的所有人提供补偿。
5. 不能进行抵押和贷款
贷款和抵押需要房产证作为依据,但目前农村房屋既没有房产证,也没有进行登记,因此无法用于贷款或抵押。
6. 房屋质量存在安全隐患
房屋开发必须由具有资质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承担,但许多集体产权房屋是由土地所在村自行开发的,不存在信誉和质量保障。
7. 纠纷只能在集体内部解决
一旦发生纠纷,只能通过集体内部的调解来解决,单位领导的意见将被视为裁决意见。国家建设部已经明确规定,无房产权证的公产房屋不得进行交易,并劝诫市民不要购买,以免受到损害。
©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