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土地所有权的定义是什么?

国有土地所有权的定义是什么?

国有土地所有权是指国家代表全体人民对其所有的土地进行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并排除他人非法干涉的权利。根据《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条规定,属于全民所有即国家所有的土地包括城市市区的土地、农村和城市郊区中已经依法没收、征收、征购为国有的土地、国家依法征用的土地、依法不属于集体所有的林地、草地、荒地、滩涂及其他土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全部成员转为城镇居民的原属于其成员集体所有的土地以及因国家组织移民、自然灾害等原因,农民成建制地集体迁移后不再使用的原属于迁移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土地管理法》第八条规定,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

国有土地是指由国家享有土地所有权的那一部分土地,国家是国有土地唯一和统一的所有者。国家所有土地主体的少有性决定了除了国家以外,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能成为国有土地的所有者。国有土地可以依法确定给单位和个人使用,但无论是何种性质的使用,都不能改变国有土地的所有权性质。国家所有土地主体的统一性,要求只有国家才能行使国家土地的所有权,其他任何单位非经国家授权或批准,不能行使国家土地所有权中的任何权能。

根据法律和我国现行的政权体制,中央人民政府即国务院是国家所有土地的少有代表。《土地管理法》第2条规定:国家所有土地的所有权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国务院代表国家依法行使国有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在具体形式上,可以由国务院直接行使,也可以委托地方人民政府或国有公司行使。在法律上明确国务院是国有土地所有权代表,一是表明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不是国有土地所有权代表,只能根据国务院的授权处置国有土地;二是明确国有土地的收益权归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有权决定国有土地收益的分配办法;三是赋予中央人民政府对国有土地资产的经营管理职能。地主体的统一性,要求只有国家才能行使国家土地的所有权,其他任何单位非经国家授权或批准,不能行使国家土地所有权中的任何权能。

©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0)
上一篇 2023年6月24日
下一篇 2023年6月24日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