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二手房的买卖中,哪些情况会导致合同被撤销并退房?售房者必须注意,以防止购房者的退房情况发生。
1. 出售前未经承租人同意的出租房屋。
如果卖家未与承租方协商或征得承租人同意,可能会被承租人要求行驶其权利,导致房屋交易无法继续。
2. 被查封或作为抵押物的住宅。
被司法机关查封或作为抵押物的房产,必须征得相关方的同意并取得同意出售的证明,或在注销抵押之后再出售。
3. 未获得所有权利人同意出售共有住房的房产。
如果共有财产的分割方式未能达成一致,可能会导致交易无法完成。
4. 存在建筑质量问题的房产。
如果建筑质量问题影响了居住,或者由于建筑年代久远影响到贷款申请,但未如实告知购房者,可能导致合同取消。
5. 存在违章建筑的房产。
如果房屋结构被更改,政府要求整改,但卖家在未恢复原状情况下出售房产,可能导致合同取消并退房,因为此类房产可能破坏了承重结构,存在安全隐患。
以上是售房者需要避免的问题,购房者应做好预防工作以降低风险。这样做可以提前预防,避免时间、精力等成本的浪费。
售房者和中介应遵守如实告知购房者的义务,包括房产的权属状况、质量问题以及发生在房屋内可能影响居住者心理的突发事件等。然而,售房者和中介有时会利己,隐瞒问题,避重就轻。购房者应做好预防工作,避免购买到质量差、存在权属纠纷的住房,甚至是凶宅。
购房者可以在买卖合同中约定补充条款,就质量、权属、凶宅等问题约定违约责任。在签署合同之前,可以通过社区、邻居等途径了解房屋情况。同时,签署合同时需留意是否有问题房子的内容约定,以免签字后吃亏。
©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