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先,需要声明的是,安置房和其他房产一样,也需要办理房产证,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办理。
排名前列的购房者需要审查开发商的资格手续是否完备,即五证是否齐全。
其次,买卖双方在房产交易后的一个月内需持有房屋买卖合同和其他相关证件到房地产交易所进行过户登记。在办理登记时,需要携带身份证、户口本、商品房销售合同等证件和材料。
第三,买卖双方收到交易所通知后,须携带身份证、户口本、图章等,缴纳手续费、契税、印花税等相关费用,方可办理过户手续。
对于安置房办理房产证,需要按照以下流程进行:
1. 安置房所有权证
2. 被拆除房屋所有权证
3. 拆迁安置协议和已回迁安置证明
4. 查档证明
5. 被拆迁人身份证明;若为单位被拆迁,还需提交单位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资格证明、被拆迁单位法定代表人授权委托书、委托人身份证
6. 安置单位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资格证明
7. 安置单位法定代表授权委托书
8. 安置单位受委托人身份证
9. 若增加了安置面积的房屋,还需提交投资发票或相关证明文件
10. 房屋权属登记申请表(由当事人共同填写)
尽管安置房可以办理房产证,但小编不建议进行房产买卖。因为无论卖家和买家都存在很多风险。拆迁安置房的买卖大多在签订拆迁安置协议但房屋尚未交付时完成。由于从签订安置协议到房屋交付需要时间,在这段时间内,价格可能发生变化,卖家可能觉得自己吃亏;此外,共有产权的问题也会引起纠纷。因此,小编提醒大家,无论是卖家还是买家,进行安置房交易时一定要谨慎,并提前做好详细了解,尽量减少交易风险。
©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