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购房要点,除了地段、所属地段和未来发展配套,还包括户型、产权合法性、相关支出、营销优惠和开发商价格策略、房源销控等。如果对这些环节不熟悉,可以通过学习和研究来提高自己的购房技能。
一、不要仅以地价判断地段
判断地段的正确方法是结合需求来考虑,例如,如果是自住购房,重点应该关注交通便捷程度和生活配套设施是否能够满足工作和日常生活的需求。
二、不要以城市功能区判断配套成熟度
随着城市的发展,功能区不断更新,商务区是否适合购房也不是判断配套成熟度的重点。商务区只是经济增长点,并不一定与购房相关。开发商通常会将这些因素计入房价,因此最好远离所谓的噱头式功能区。
三、不要贪图便宜,因为便宜并不代表好货
购房合法的看似简单,只需要查看五证即可。然而对于一些使用五十年产权用地建设的小型多功能公寓,这看起来十分划算,但需要深入开发商内部了解定价机制。这些公寓的单价往往高于住宅单价,因为受众人群更广泛。此外,对于一些早期出让地块上的项目,需要注意其营销策略和折扣方式。如果这些项目属于大型实力雄厚的开发商,并具备背景及囤地能力,可以大胆购买。但对于那些由小型开发商多次转让才获得上市销售机会的项目,便宜的背后可能隐藏着许多资金流转问题,最好不要购买。
四、要谨慎认识所谓的附加价值
为了消除对公摊过高的顾虑,开发商可能会进行免公摊销售;为了消除人们对电梯维护费用的顾虑,开发商可能会为了促销免除几年的电梯维护费用;为了消除人们对物业费用过高的顾虑,也可能会赠送几年的物业管理费。这些都是短期的刺激销售政策,缺乏重大意义。此外,购房不需要追求所谓的面子工程,即追求额外优惠或将赠品剥离,只要单纯对比房价和相关房型的性价比,做出最有利于自己的选择即可。
五、尽量避免参与卡式销售项目
如果每个购房者都能够理性认真地考虑购房选房,不急于表达自己的消费意愿,开发商随意涨价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最常见的做法是排队选房,在需求集中的情况下刺激价格上涨和调节房源。如果按照前述方法对地段、配套、销售策略和开发商提供的优惠等有深度的认识,则不需要参与价格博弈。就像坐地铁一样,选择合适的购房时机是最好的办法。
六、谨慎对待宣传图和口头承诺
由于广告法规的不同,开发商宣传信息的管制不一,宣传图和销售人员的口头承诺与实际购买的标准可能会有出入。因此,不要轻易相信宣传图和销售人员的口头承诺。要么将其写入购房合同的附件,要么就不考虑,独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