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般认为,房地产开发商对楼盘的定价与楼层高度相关。虽然高层楼层拥有更好的空气和噪音环境,但实际上,对于超高楼层来说,高度太高可能会让居住体验不舒适。
一、楼层分类
建筑楼层分为低层住宅(1-3层),多层住宅(4-6层),中高层住宅(7-10层),高层住宅(11-30层)以及超高层住宅(30层以上)。
二、较佳楼层
一般认为,高层建筑的3/1到3/2层高是较优秀的楼层,以21层的建筑为例,较佳楼层位于7-14层之间。这些楼层采光和空气状况较好,景观视野优美,住户站在阳台上也不会感到晕眩。这些楼层对中年和青年人来说非常适宜,离地面有一定距离,因此不会受到街道噪音的干扰。即使电梯出现问题,住户也能轻松爬上10多层楼梯。在销售中,尽管这些楼层价格高于其他楼层,但仍然是最先被抢购的。
对于小高层的9-13层而言,人们认为最理想的住宅还是靠近地面,以接近自然。6-7层楼高的住宅较为适宜。楼层过低可能导致光线不足、潮湿和空气不流畅等问题。此外,汽车和道路会增加空气中的甲醛、一氧化碳和氮气含量。因此,选择低层楼房时,应该远离主干道200米以上才算安全。
三、高楼层的劣势
首先,从空气质量的角度来看,高度超过30米以上的建筑空气质量反而更差。此外,高层建筑中空气相对稀薄,对某些疾病的患者会产生不适症状,特别是慢性支气管炎、心脏病、心绞痛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选择高层住所时需要更加谨慎。
其次,钢筋混凝土结构会迫使电器设备的电波沿着楼房循环,相当一部分会朝上流动直至顶层。因此,高层居民更容易出现头痛症状。
再次,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身处高层建筑的人会产生一种根基不稳定的感觉,经常感到内心压抑。在高楼林立的小区中行走,人们也会产生压抑感。
第四,长期居住在高层建筑中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不利,可能导致他们不喜欢活动、性格孤僻等问题。
最后,对于一些老年人来说,过高的楼层会容易引起高血压、眩晕等症状。
因此,并非楼层越高越好,特别是对于超过30层的超高层住宅而言,越高并不一定越好。因此,在购房时,需要注意选择楼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