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生活中,购房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涉及到的手续也相当复杂。在购房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情况,导致购房出现意外。因此,可能会出现退房的情况。那么,在什么情况下可以退房呢?下面列举了几种情况,购房者有权选择退房。
一、开发商五证不全
开发商必须在五证齐全的情况下预售房屋。如果开发商在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情况下销售房屋,购房者有权退房。(五证:《国有土地使用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商品房预售许可证》)
二、开发商延期交房
如果经催告后,开发商在三个月的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合同范围的延期交付房屋规定,那么当事人一方请求解除合同应予以支持,但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开发商擅自变更设计
开发商未经购房者同意较大幅度变更设计规划、房屋结构、户型、空间尺寸和房屋朝向,根据合同约定,购房者可以退房。
四、房屋本身的问题
1、房屋面积误差超过3%,根据合同约定,房屋交付时实测面积误差超过3%的,购房者可以退房。
2、房屋主体结构不合格无法交付,房屋交付时房屋出现钢筋混凝土变形等问题,检测机构检测属于不合格的,购房者可以退房。
3、房屋有严重质量问题影响使用。
五、房子产权不清楚,如存在抵押、联建或其他经济纠纷
开发商在出售房屋之前就把所售房屋抵押,或卖给购房人后,又把房子抵押给他人,购房人查明后,就可认定购房合同无效,要求退房。此外,造成购房合同无效的常见情形还有,开发商未取得预售许可;房屋为共有财产而未经其他共有权人书面同意的;该房屋权属有争议,司法机关、行政机关依法裁定、决定查封或以其他形式限制房屋权利等情形。
六、迟延办理房屋所有权登记
根据买卖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应当办理房屋所有权登记届满后超过一年,由于开发商的原因导致无法办理房屋所有权登记的。
因此,购房者在购房时务必要谨慎,如果发现问题想要退房时,一定要保留好所有的证据,维护好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