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装修完成后,瓷砖出现空鼓问题时,厂商和施工方常常互相推诿责任,但这种情况对业主来说都很不幸。因此,作为业主,应该监督施工过程,掌控瓷砖选购环节,确保铺贴时不马虎。这样就能有效避免空鼓的问题。不过,业主必须学会如何监工才行。
如何监工以避免瓷砖空鼓:
1、处理瓷砖铺贴基层
为避免瓷砖出现空鼓,基础工作必须做好。在铺贴瓷砖之前,要清理墙面和地面基层,去除各种污渍。对于旧墙面,应提前一天用水浇湿基层,并保持湿度在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七十之间。对于新墙面,可以在水泥砂浆干七成左右时铺贴瓷砖。
2、清洁和处理瓷砖
在铺贴之前,不仅要处理好基层,还要清洗瓷砖并用清水浸泡,大约2个小时,直到瓷砖不再冒泡为止。把浸泡后的合格瓷砖取出,晾干表面,即可进行铺贴。但要记住,过干或过湿的瓷砖都会影响铺贴效果,因此要注意。
3、水泥砂浆要饱满均匀
提前调配好水泥砂浆,并用刮刀将其涂在瓷砖的背面上。注意,此时水泥砂浆要铺满且均匀,决不能偷工减料。如果铺贴时背面不饱满均匀,很可能导致瓷砖脱落和空鼓问题,所以要特别注意。
4、充分敲击排气
在铺贴瓷砖过程中,由于背面水泥砂浆的薄厚不一,可能会出现盆地状凹陷。这时,必须用橡胶锤敲击排气,以排除空气。如果敲击后仍无法铺平,可能是因为背面水泥砂浆过多或过少,应该重新调整水泥砂浆后再铺贴。绝不能将就铺贴。
5、预留足够伸缩缝
预留足够的伸缩缝也非常重要。在铺贴瓷砖时,要提前预留2-5mm的伸缩缝。因为瓷砖在受温度影响时会膨胀或收缩。如果伸缩缝不够,可能会导致相邻的瓷砖挤压,甚至出现空鼓或脱落等问题。所以,在铺贴时一定要注意预留足够的伸缩缝。
©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