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政府发布消息称要降低购房的首付比例。由于上半年房地产市场出现去库存的明显效果,楼市宽松政策即将到来。
1. 房贷年限不是越长越好
有些购房者认为贷款年限越长越好。实际上,房贷年限越长,支付的利息也就越多。贷款年限应根据自身经济状况等因素决定,而不是适合所有人。
2. 信用记录不良不一定不能申请贷款
银行在考量个人贷款时会重视个人信用记录。但即使个人信用不良,银行仍会酌情放贷,尤其是逾期次数少、金额小的情况。不过,贷款利率可能会提高,贷款额度也可能会降低。
3. 提前还款不一定省钱
有些购房者认为,提前还款可以省钱。实际上,这种情况不一定划算。比如贷款利率已享受8折优惠,或者贷款方式为公积金贷款,在当前利率下,如果将提前还款的钱用于购买收益更高的理财产品,则更好。此外,采用等额本息还款法的购房者如果还贷期限已过一半,已还大部分利息,剩下的主要是本金,提前还款就没有太大意义了。
4. 公积金贷款不一定比商业贷款省钱
一般来说,公积金贷款利率比商业贷款低。很多人认为公积金比商贷更省钱。但对于保险费方面则不同,商业贷款不要求购买保险,除商业物业或年限太长的住宅外,银行通常不会要求贷款人购买保险。而公积金贷款则必须购买保险,通常保险费为贷款金额×贷款年限×0.02%。因此,两者抵消后,公积金贷款的优势就变小了。因此,贷款额度较小时选择公积金贷款未必更省钱。
5. 选择中小银行不一定省钱
很多人认为,四大商业银行牛气十足,其推出的贷款业务缺乏灵活性,收费也高,选择中小银行会省钱。但具体情况需要具体分析。中小银行存款额不太稳定,因此资金充裕时申请贷款往往手续较方便。但是,一旦贷款额度用完,申请手续就会变得很麻烦。相对而言,四大银行资金比较充裕,各项措施稳定。
6. 直客式贷款未必比通过按揭公司省钱
现在很多银行推出了直客式服务。为了节省中间费用,许多人愿意直接到银行咨询贷款。然而,随着利率趋向市场化,直接到银行贷款并不一定省钱。因为银行工作人员往往会在所在银行的房贷产品中挑选最合适的产品或提供最优惠的利率,但这并不代表这就是贷款者最合适的产品或最优惠的利率。专业公司了解多家银行的情况,能够通过比较银行间的房贷利率和产品为客户选择最合适的银行和最优惠的贷款服务。虽然银行贷款可以节省手续费,但这些费用有时只需几个月月供就可节省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