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砂浆地面为什么会起砂和不平?

水泥砂浆地面为什么会起砂和不平?

在家庭装修中,常常需要进行大量的水泥砂浆地面工程。然而,通过几年的现场工作,我们发现办公楼、住宅楼等工程的地面抹灰,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起砂、空鼓、裂缝甚至表面脱落现象,成为水泥砂浆地面的普遍问题。下面将介绍家庭装修中常见的水泥砂浆地面起砂和不平的问题分析和处理方法。

水泥砂浆地面起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水泥砂浆拌合物的水灰比过大,使得砂浆强度降低。如果在施工过程中使用过多的水,将会大大降低面层砂浆的强度。同时,在施工中还会造成砂浆泌水,进一步降低地面的表面强度。

2. 对水泥硬化的基本原理不了解,工序安排不当,以及底层过干或过湿等,也会导致地面压光时间过早或过迟。

3. 养护不当。水泥地面完成后,如果不进行养护或养护时间不够长,在干燥的环境中面层水分就会迅速蒸发,从而影响水泥的水化作用,减缓硬化速度,严重时还会停止硬化,导致水泥砂浆脱水而影响强度和抗磨能力。此外,如果地面抹好后,不到24小时就浇水养护,由于地面表面比较嫩,也会导致大面积脱皮,砂粒外露,使用后起砂。

4. 在水泥地面尚未达到足够强度时,就上人走动或进行下道工序施工,使得地面遭受磨擦、划伤、撞击等,从而导致地面起砂。在气温低时,这种情况尤为明显。

5. 在冬季低温施工时,如果门窗未封闭或缺乏供暖设施,水泥地面就容易受冻。水泥砂浆受冻后,强度将大幅度下降,骨料周围的一层水泥浆膜在冰冻后其粘接力也被破坏,形成松散颗粒,一旦人走动也会起砂。

针对水泥砂浆地面起砂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处理方法:

1. 在施工前,一定要给基层充分浇水湿润,确保基层表面清洁干净,黏结牢固,并施工切割缝以预防地面开裂。

2. 注意控制涂抹水泥浆结合层的时间,增加面层与基层之间的粘结力。同时要控制好基层的干温程度,以0.4~0.5为宜。切忌先撒干水泥后浇水的扫浆方法。

3. 水泥砂浆的水灰比应该低于0.4,其标准的粘稠度也不应该大于3.5cm。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地面出现起砂和不平等现象,应及时进行修复,以避免影响地面的美观和使用寿命。

©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0)
上一篇 2023年6月23日
下一篇 2023年6月23日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