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越来越多的房地产开发商开始使用概念来包装自家的房屋。所谓的概念是指那些描述起来十分高大上,但实际上并不一定具有实际意义的说法。
为了快速回笼资金,很多房地产项目都在炒作概念,运用这种高逼格低成本的宣传方式来提升销售额。在房地产市场上,存在着很多炒作概念的项目,各种概念五花八门,常见的有以下四种。
一、创新概念
所谓创新概念,就是开发商创造几个新词封装房屋。新词的好处在于开发商可以掌握主动权,新词相对陌生显得比较高档,其内涵基本上由开发商来解释。创新概念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住宅、物业和配套。形容住宅的有类似绿色环保住宅、智能化小区等,形容物业的有专属智能物业管家等,配套的新概念就更多了,比如周边有个公园,就说成万亩森林绿肺,总之说得越高大上越好。
二、小区风格概念
这种概念非常多,比如借鉴国外建筑造型和园林效果,就会说X式园林小区等各种西式居家概念。对于刚需族来说,这些概念并不实用,绿化搞好了,建筑质量过硬、户型合理才是最重要的实惠。
三、各类字母概念
字母概念更显逼格,比如常见的CBD,CSD,LOFT,SOHO等。对于这些概念,我们可以了解一下,但价值真的不大。开发商将自家楼盘和这些概念绑在一起,只是为了让购房者觉得物有所值。
四、距离概念
对于大城市来说,这种概念特别好使。某个项目距离地铁站时间,几分钟到达XXX等等。有些开发商常常用3000m来代替3千米,这种做法比较玩心理战,使人瞬间觉得这个距离并不大。
这些概念可以理解为偷换、模糊或者虚设的概念。例如上文说的万亩森林绿肺就是小区旁边有个公园,里面有个人工湖;或者有条河,河堤上有防护林。而各种住宅新概念,例如智能住宅、酒店公寓、法式园林等等,这些都不一定有实际的价值。通过这些概念的包装,开发商可以发挥优势掩盖缺陷,将房屋卖出去才是最终目的。
在选房子时,不能被这些概念所迷惑,找到自己真正需要的才是关键,例如户型、公摊、交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