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毕业后是否应该马上购买房产仍然是一个没有明确答案的问题。从理性的角度来看,刚毕业的大学生通常没有储蓄,购房往往依靠家长的能力,这会给家庭和个人增加沉重负担,并且不利于年轻人的成长。然而,许多年轻人认为购房是一种未雨绸缪的做法,可以让他们全身心投入工作,减轻后顾之忧。
尽管专家一再建议年轻人慎重考虑购房,然而作为毕房族的年轻人却有自己的看法。每月的住房开支无法避免,与其付给房东不如付给银行,这样可以享受更好的居住质量。此外,随着租房成本的不断上涨,居住环境也越来越缺乏归属感,因此,买一套属于自己的住房成为了许多毕业大学生关注的重点。根据一项关于毕业生购房的网络调查结果显示,在考虑购房问题的学生中,82.93%的人倾向于父母支付首付或全款,自己还贷款,只有17.07%的人希望全部自己支付。
事实上,毕房族根据个人年龄、家庭收入和能力来确定自己的住房消费是可以理解的,只要不过度透支未来,影响父母的老年生活,都是值得尊重的个人选择。毕竟,购房对于一个人来说是一件大事,需要细心思考和周密策划,让购房选择成为人生中明智的抉择。
对于新手置业,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买房前必须明确自己购房的目的以及这套房子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生活。若购房资金有限,购房是将会影响生活五年甚至十年的重大事件,因此,在购房时要放长远眼光,想象未来五年或十年自己在房子中的生活状况以及无法预测的工作变动、人员迁徙等因素。
其次,不要过度透支家庭财力。进行购房消费时一定要考虑家庭状况,这包括自己的工作状况、父母的工作状况、家庭收支状况、家人的健康状况和情感状况等。不同的状况对购房消费产生不同的影响。如果各种不稳定因素太多,就不太适合购房。为了降低家庭财务风险,每月的按揭贷款不应超过家庭月收入的30%。
第三,明确自己是否能适应生活中的一系列变化。毕业离校本身就是一次重大变动。全力拼搏事业,在新工作中争取良好表现对年轻人而言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若要在此时购房,会让年轻人过度疲惫。若买了一套清水房,接下来的装修就是一次身心的考验,如果还有加班加点,真的会让人疲惫不堪。因此,对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需要明确是否能承受这些重压。对于忙碌的加班族来说,建议购买交通便利的精装修小户型住宅,例如地铁站附近、公交枢纽或工作单位附近的房子,可以减少回家路程,有更多休息和睡眠时间,而精装修提供了省却装修烦恼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