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购房者在签订购房合同时,往往会与开发商签订补充协议,以补充合同中未涉及的模糊点,以便后期约束对方或作为解决纠纷的依据。对于购房经验不足的人来说,可能并不了解补充协议的相关细节。为此,聊宅小编总结了六点注意事项,以便购房者在签订补充协议时注意这些事项即可。
1. 贷款问题
购房往往通过银行按揭贷款方式付款。然而,在选定房屋后,由于开发商或购房者本身的原因无法按预期办理贷款手续,将影响最终购房合同的签署。因此,需要事先约定解决方案,例如延期签订合同,开发商无条件退房,提供更名机会等。
2. 交房标准
交房标准有毛坯、简装和精装等,而这个条款则更多针对精装房。如果所购房屋的交房标准是精装,必须在合同或补充协议中明确约定,包括选用的材质、品牌、价位等,以防止最终验房时发现与实际不符,从而为保障购房者自身利益提供证明。
3. 公摊面积
公摊面积是一个具体的数据,这个数据与购房者购买房屋的实得面积密切相关。补充协议一般约定保障所得面积大于或等于合同中的面积,如果交房后发现公摊面积超出了约定,那么购房者的权益就会受到损害,需要依据补充协议要求开发商承担相关责任。
4. 物业服务
与物业服务有关的问题主要包括物业公司的名称、物业费的缴纳方式和金额、物业公司变更后的处理办法等。毕竟,入住后物业服务与生活息息相关。为了避免日后出现无法解决的问题,需要在补充协议中明确约定。
5. 不动产证的办理
办理不动产证需要时间,而且在此过程中也可能出现各种问题,例如开发商在土地使用和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遗留问题会影响政府机关的评估,从而影响不动产证的办理。因此,补充协议需要约定开发商无法保证在规定期限内完成不动产证办理的解决方案或赔偿方式。
6. 入学资格
购房还有其他方面的隐含目的,例如让孩子上学。因此,无论在合同中还是补充协议中,必须要明确这个问题,包括社区学校名额、学校名称、入学资格等,不能以虚假的承诺方式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