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购房是一项复杂的任务,需要从头到尾认真对待。首先,需要比较不同楼盘的品质、户型和配套等多种因素。在选择了心仪的楼盘和户型后,仍然需要认真研究购房合同。在购房前,有许多内容需要了解,从而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困扰。
第一,要确保开发商具备五证,包括房地产开发证、国有土地使用证、该工程开发许可证、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和商品房销售(预)售许可证。
第二,要使用规范的合同文本。很多开发商在签订正式的预售合同前会让购房者签订一份房屋定购协议书,并交一定的订金。这种做法并非必要程序,往往会导致订金纠纷。
第三,要查验有关证明文件。购买期房需要查看开发商是否有预售许可证,并确认所购房屋是否在预售范围内。购买现房则需要查看开发商是否具有该房屋的大产证和新建住宅交付使用许可证。
第四,购买期房需要注意建筑面积的约定。在填写暂测面积时,不仅需要填写总建筑面积,还需要填写套内面积和公用分摊面积。
第五,购买期房需要约定交房条件和时限。交房有两层含义:一是实物交付房屋使用权,另一是产权过户即房屋所有权转移。
第六,签约时要注意房屋质量问题。购房者在签约时,应认真阅读商品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两本书的内容,并将质保书作为合同附件。
第七,签约时要明确物业管理事项。合同中需要约定前期物业管理公司,以及双方约定的物业管理范围和收费标准。
第八,要注意合同补充协议的内容。购房者应当警惕一些开发商在示范合同文本中保护交易公平的条款通过补充协议加以取消,从而减轻卖方责任的情况。
第九,要注意约定违约责任。违约责任包括:购房者签约后要求退房或不按期付款,开发商卖房后要求换房或不按期交房,面积变动超过约定幅度,质量不符合要求,以及办理过户手续时不符合规定和约定。
©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