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房地产交易市场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合伙买房,但同时也出现了许多产权纠纷。例如,张先生和李先生合伙购买了一栋价值200万的房产,张先生出资150万元,其中包括以其名义向银行借款120万元,李先生出资现金50万元。两人口头商定由张先生负责归还银行借款,房屋登记为共有产权。但当房价涨到360万元时,两人因房产问题起纠纷并将此案告到法院。
为了避免类似案例的发生,合伙买房时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区分共同共有和按份共有
产权登记时,共有产权有两种方式:共同共有和按份共有。两种方式产生的法律后果和分割方式都不同。共同共有是不分份额大小的共有,分割时原则上均分,同时考虑出资因素。按份共有则根据各自出资比例来分割。因此,如果双方出资不同,登记应按份共有,并明确各自所占份额。
二、签订书面协议
在产权登记之外,最好签订一份书面协议,明确各自出资方式、出资金额、贷款偿还责任、分割方式、税费、租金收益、使用、物业管理费等责任和权利。这样的书面协议可以成为解决纠纷的重要依据。
三、详细约定银行借款
在以一方名义向银行借款并按月偿还时,法院对此有不同的理解。有的法院认为这也属于该方出资,有的则认为只有实际拿出来的首付和已归还的利息和本金才算是出资。因此,如以一方名义向银行借款并独自归还,应在书面协议中明确银行借款是否算一方出资及将来的分割方式。如以一方名义向银行借款,双方共同偿还,也应当详细约定款项进出的账户,每月还款通过银行转账。如果一方把现金交付给另一方还贷,则在产生纠纷后难以证明出资款项。
以上三点是合伙买房时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确保合法权益,避免产生纠纷。
©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