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选择购买期房时,一定要注意查看开发商是否已取得预售许可证,以免购买了没有预售证的房屋,导致合同无效,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购买没有预售证的房子存在很大的风险。根据相关规定,开发商在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即预售证的情况下,不可销售或以其他任何方式收取购房者钱款。若购房者购买了没有预售证的房子,面临任何问题和纠纷时,也将无法得到法律保护,购房者可能会承受较大的损失。因此,不建议购买没有预售证的房子。
购买没有预售证的房子的风险:
一、遇到烂尾工程
开发商无法取得预售许可证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工程进度没有达到规定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开发商通常会先向购房者收取一定的认购金,等拿到预售许可证再与购房者签订房屋买卖合同。然而,工程因为资金不足等问题而被迫停止,那么购房者就很容易陷入钱房两空的局面。
二、无土地使用权
如果开发商没有办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那么即使楼盘有完备的规划和施工计划,也一样不能领取到预售许可证。这种情况下,只有当开发商缴纳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获得国有土地使用权证书后才能销售。若开发商不缴纳这笔费用,即使买了房也拿不到土地使用权证书。
三、无法验收
如果前期存在土地使用权不合法行为、不符合规划或者审批手续没有齐全等问题,工程完成后仍可能无法正常验收,从而无法办理房屋产权登记。
四、合同无效
如果楼价短期内上涨,开发商可能会反悔。此时,开发商可以使用合同在未获得预售许可证的情况下签约,并违反法律规定,主张合同无效,然后退回房款收回房屋。若购房者已知道没有预售证仍进行购买,因此合同无效,可能会遭受损失,需承担相应责任。
买了没有预售证的房子怎么办?
如果购房者在购买时已知道没有预售证,合同无效产生的损失由购房者承担。然而,如果购房者不知道房子没有预售证,出售人在订立商品房买卖合同时故意隐瞒未获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的事实或提供虚假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导致合同无效,购房者可以要求返还已付购房款及利息、赔偿损失,并要求出售人承担不超过已付房款一倍的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