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天下午,笔者在骑车经过一个路口时,发现了一家租房中介店铺的电子显示屏。显示屏上标价频频夸张,其中包括北京市小学学区房的价格。购买这些房子的人可以让他们的孩子有资格进入相应学校读书。每平方米的价格都超过了10万元。此外,还有一套房子以每平方米40万元的价格售出,因为这套房子名额未占用,只要购买它,孩子就有资格立刻进入学校。看到这些数字,笔者感到深深的悲哀。
在中国,很多家长相信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因此他们会为了孩子的教育从幼儿园开始拼搏。但是,这样的做法真的能为孩子带来成功吗?我有一个朋友曾经给我讲了两个关于中国人教育的小故事。一个讲学生,一个讲家长。
一个学生曾经报考某大学的工商管理专业,笔试成绩非常好。在面试时,老师告诉他:你不适合这个专业,我们不能录取你。原因是他缺乏最基本的人际沟通能力。另一个故事则讲述了中国家长在国外的小学家长会上的尴尬经历,他们希望老师管教孩子,而老师却认为这名孩子没有什么缺点。与国外的教育相比,中国的传统教育方式是有矛盾的。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家长希望孩子能够接受国外的教育;另一方面,他们在国内仍然坚持花巨资为孩子进入名校。但进入名校真的能保证孩子一定能成为成功人士吗?或许让他们在附近的小学内愉快地学习也是一种可以考虑的教育方式。
通过上述数字,我发现北京市学区房的投资市场很有商机。人们可以以每平方米10多万元的价格投资学区房,并等到名额空出来时再出售,每平方米可以净赚近30万元。这个投资方案非常稳妥,因为不仅好的小学会继续好下去,中国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也不会改变。尽管这是一种可行的投资方式,但我还是深感悲哀。
©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