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些人为了买房便宜会选择购买小产权房,但是什么是小产权房?它们能否转正呢?
小产权房并不是法律上的概念,它只是人们的约定俗成的称谓。通常所说的小产权房是指由乡镇政府而不是国家颁发产权证的房产。所以小产权房其实就是集体产权,它并不真正构成严格法律意义上的产权。这些房屋建造在集体土地上,是由村集体组织、开发商或农民自行组织建造的商品房。
界定大产权房与小产权房的最主要标准是看房产所占土地的来源。如果是国家划拨或转让的,属于大产权,可以出售和抵押。小产权房的土地是集体所有制,建设用地一般是乡政府集体所有,只能由该乡的村民购买居住,不受国家承认。因此,小产权房是不能转为大产权房的,除非国家将小产权的交易放开或对小产权房屋的用地进行改造或统一换证,才能转变为大产权。
小产权房是没有产权的,这种房子既没有土地使用证也没有预售许可证。规定国家是禁止小产权房登记发证的,因此,小产权房根本无法取得正常的房产证和不动产证。虽然小产权房无法取得国家颁发的房屋产权证书,但它们可以取得集体土地使用证等合法的证件,这些证件仅仅是取得了该房子的使用权利,并不能代表这个房子的产权。
购买小产权房存在较大风险。购房者可能会遭遇部分项目被依法停建甚至强拆,导致购房款无法及时索回。购房后,如果遇到国家征地拆迁,购房人并非合法的产权人,很可能无法得到产权补偿。另外,小产权房无产权保障,不具有房屋所有权利,不能办理房屋产权过户手续,也不能享受到其他产权人的权益。因此,购买小产权房必须谨慎,避免产生经济和法律风险。
©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