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购房要锁定目标
在购房时,应考虑个人的工作、生活和社交等方面,确定房子的位置。依据经济承受能力制定购房的预算总价,同时注意同一类户型面积和层次朝向的关系。选择合适的付款方式,如现房或期房。对房型有特别要求时,如厅的大小等,应有心中有数。
掌握T+1原则
从区域和住宅经济方面综合考虑,应采用发达国家和地区楼市流行的T+1概念:即距离市政设施和商业网点1公里为所在区域较佳住宅地块。这样可以确保购买的房子不会贬值。
容积率比得房率更重要
现在很多购房者非常在意得房率,但实际上,目前设计的房型得房率相差无几,得房率高低无非是销售员随意制定的。而容积率直接影响小区的绿化、采光和居住质量,因此购买房子时,询问占地面积多少、能造多少平方米的房子更为重要,选择容积率低的小区较为适宜。
不要选择过热的楼盘
由于炒作,前几年购房者排队购买的房子,到今天往往存在诸多问题。
选择规模约为10万平方米的楼盘
规模偏小的小区不可能有高品质的会所,规模偏大的小区又会存在居住噪杂的问题,难以开发成高品质的小区。购买规模约为10万平方米左右的楼盘较为适宜。
与大型绿地相邻的楼盘更佳
由于商品房沿着大型绿地开发,景观更好。这样可以在保证一定容积率的基础上,也不会让购房者感到绿化太少。这既降低商品房的开发成本,又能让购房者有效地控制总价。
购买同一区域连续成功开发的楼盘
房地产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点,跨地区开发会增加成本,稀释利润。购买已经在同一区域连续成功开发的楼盘较为保险。
购买1999年2月以后建造的楼盘
在1999年2月以前,多层住宅不强制打桩,楼板也不要求现浇。但在1999年2月以后,一些城市对房屋质量标准制定了非常高的要求,如多层住宅要打桩,以控制沉降在15cm以内(而过去的标准是40cm),同时设计也要请监理等技术措施。
层高不宜超过3米的房子
过去住宅层高一般为2.8米,这是有科学依据的。现在开发商为追求销售卖点将层高提高到3米以上,但这是欠妥的。层高应与面积相适应,如果客厅的面积只有30多平方米,而层高却达到3.2米,三维空间比例就会失调。如果客厅的面积超过100平方米,那么3.2米的层高就有意义了。
购买小户型需要谨慎投资
现在很多人认为小户型总价低,适合出租,因此小户型非常火爆。实际上,虽然小户型总价低,但由于面积很小,单价却高得惊人。如果所有人都购买小户型用于出租,那么这一区域的房屋出租市场就会供过于求,租金将会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