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钢槽层是近年来人们惯用的术语,指的是拥有钢槽的楼层。钢槽原本是建筑行业的专用术语,现在统称为拥有钢槽的层房子。房子中的钢槽是搭建脚手架的必要位置,因而是脚手架和楼房主体的桥梁。特别是在高层建筑,若没有钢槽,就难以进行高空施工。那么为什么大家都不喜欢购买拥有钢槽的楼层呢?
实际上,槽钢层对房子的影响很少。这主要是因为钢槽必须穿过外墙以连接脚手架,而这正是房子容易漏水的部位。然而,槽钢穿过外墙的位置都留下施工口,方便后期用混凝土封堵。只要封堵达到要求,通常不会对房子造成任何影响。只有在这里的封堵措施不严密时,才会导致楼层渗水甚至漏水。
由此,买房时人们通常会避免购买钢槽层。虽然这种顾虑很无需,但已成为一种惯常认知。
然而,槽钢层并不一定必须避免。关于槽钢的外墙洞口容易出现渗漏水的话题,实际发生的概率很低,甚至不到百分之一。再加上外墙防水保温处理,即便是钢槽层中的施工口存在不严密现象,也会进行改正。因此,钢槽层漏水渗水的情况基本不存在。
当然,还是要充分考虑钢槽层带来的隐患。需要正确识别钢槽层的大致位置,并在外墙防水保温施工中重点检查槽钢洞口封堵是否严密,以防患未然。那么如何判断哪一层是槽钢层呢?
首先,辨认钢槽层本身就不容易,因为谁知道建筑工人何时设置了脚手架?然而,钢槽层仍有规律可循。
从建筑学角度来看,每六层会出现一个钢槽层。这是因为在跳梁时,一般从第四层开始起步,因为脚手架规定高度不能超过20米,楼层高度一般为3米,六层楼刚好有一个钢槽层。
例如从第四层起点,第十层就会有一个钢槽层,第16层就是六层后的下一个钢槽层,以此类推。
如果是高层住宅的话,会有变化,因为需要添加地下室这一层,所以这类楼房起底在第三层,而不是第四层。这样一来,钢槽层可能出现在第三层、第九层等,隔六层就有一个钢槽层。
需要指出的是,只有超过11层的高层住宅才会有钢槽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