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购买商品房时,需要计算公摊面积,而不同楼盘的公摊面积也存在差异。比如说,16层楼房的公摊面积是多少呢?
根据常规情况,7层以下的住房,公摊面积通常在10%~15%之间;而7到15层的电梯房,则在15%~22%之间;15到30层的楼房则有多个电梯,公摊面积通常在20%~27%之间;别墅的公摊面积相对较少,大约在8%左右。
1、购房成本相对较低
如果公摊面积较小,购房成本相对也会较低。因为公摊面积低,购房者需要支付的公摊部分费用也就越少,得房率也就越高。这种住房更加实用经济,如果目前资金有限且只是为了自己住,买这种住房还是很划算的。
2、居住舒适度低
虽然低公摊率的房子购买成本低,但是公摊面积太小会对整体居住舒适度造成影响。很多低公摊率的房子都是以牺牲小区居住品质为代价的。公共设施(例如电梯数量)规模会大幅缩减,公共楼梯、过道、门廊等通常比较狭窄阴暗,这会长期影响生活品质。因此,购房者不应过分追求低公摊率。
1、购房成本相对较高
公摊面积过高,购房成本也会相应增加。因为公摊面积包括电梯井、楼梯间、垃圾道、变电室、设备间、公共门厅和过道、共用墙体等方面。许多开发商会着重打造小区内的配套设施,这必然会导致公摊面积的增加。公摊面积计入购房款之内,但并不是实际使用空间,这无形中增加了购房成本。
2、居住舒适度高
相比较而言,公摊面积高的房子居住起来会比较舒适。因为公摊面积大的小区大多都是高品质的楼盘,还配有挑高的大堂,宽敞电梯、小区内整体设施配套齐全,公共活动区域广,整个小区会显得十分有档次,带给人的是一种宽敞明亮的视觉生活体验,适合为改善居住条件而追求住宅品质的人群。
住房公摊面积是指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也就是商品房的建筑面积。住房公摊面积包括以下两方面:
1、大堂、公共门厅、走廊、过道、电(楼)梯前厅、楼梯间、电梯井、电梯机房、垃圾道、管道井、水泵房、消防通道、交(配)电室、值班警卫室等,以及为整幢服务的公共用房和物业管理用房以及其他功能上为该建筑服务的专用设备用房。
2、每套与公用建筑空间之间的分隔墙及外墙(包括山墙),墙体面积水面投影面积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