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想要购买一套理想的名校学区房并不容易。除了要有足够的资金外,还要了解学区房的定义,避免购买到伪学区房。本文将列举一些学区房的陷阱,以提醒购房者注意:
陷阱一:文字游戏难以分辨
李女士的女儿只有三岁,但她已经有了买学区房的计划,希望可以供孩子上名校。但是,楼盘宣传经常会称为毗邻××名校、周边分布××校,销售人员也会将周边的名校作为项目的卖点,这些房子是否真的属于学区房?
很多楼盘尽管距离名校很近,甚至只有一条街的距离,也并不一定属于该学校的学区范围内。购房者应该在购房之前咨询相关的教育部门或居委会,查询该项目的学区划分情况,避免被开发商的文字游戏所迷惑,而草率地购买房屋。
陷阱二:引进名校只是联合办学
陈先生在结婚时购买了一套名校学区房,希望可以供孩子接受名校的教育。尽管价格稍高,陈先生还是决定购买。
但是,等到陈先生拿到房产之后,开发商却说要改变之前的承诺。原本承诺引进名校分校,与名校本部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教学的方法,最终变成了开发商原本配建的中小学与名校联合办学。但是,这样的联合办学实际上只是原本普通学校使用名校名称,学生并不能享受到名校的教育资源。也就是说,陈先生花了大价钱,最终孩子却只是上着普通学校,但名称带有名校的头衔。
法律专家建议,业主可以通过收集开发商的书面承诺、宣传内容等证据,证明开发商在销售过程中存在故意误导和欺诈行为,以此进行维权。购房者在购房之前一定要保持警惕,尽可能要求开发商将有关承诺写进合同,而不是听取销售人员的片面之词,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陷阱三:户口和学籍会成为拦路虎
购买二手房是否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呢?也未必。
购买二手房需要关注两个问题:卖方的户口是否及时迁出(如果卖方的户口没有及时迁出,可能会影响到买方的正常入住和孩子的入学时间),以及原房主的子女是否占用了学籍名额(如果原房主的子女仍在用这套房的名额上学,则购房者的子女依然没有资格入学)。有些名校甚至会规定学区房必须要等到上一个孩子毕业几年后才可以再次进入,因此购房者一定要注意这些问题。